信報  2004-07-07 

 

從大遊行看港內外傳媒 

 

  大遊行雖然曲終人散,本地傳媒仍糾纏於遊行人數如何統計的爭拗,民陣的計算方法固然有欠精確,警方及其他學者提出的亦具有參考價值,既然預期大遊行有機會成為每年的另類「慶祝」活動,若能歸納一種較有效的點算方法會有助更準確反映民意。從質的角度來說,大遊行的準確人數多寡並非首要,畢竟與任何一個地方的政治運動比較,能夠成功動員二十萬以上的民眾上街絕非容易,尤其對認為「時間就是金錢、講金多過講心」的香港人來說,要他們甘心在三十四度高溫走上街頭遊行,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理解的事。

 

 

報道淡化參加者情緒

 

  但若然量的分析令親中人士有藉口將事件降溫、令中央顏面好過,令質疑者以為就此可以轉移視線,漠視群眾訴求,那麼傳媒執著量的討論亦有其積極意義。

 

  至於本地傳媒在大遊行的角色,並非如港進聯成員王紹爾所言,主流傳媒都成了七一遊行的「宣傳機器」、每個烽煙節目主持人都呼籲市民去遊行。本地傳媒當中,固然有明確支持大遊行的媒介,如壹傳媒集團老闆黎智英,便親身走到遊行隊伍的最前線,與民主派領袖一同站在台上,但像壹傳媒般旗幟鮮明地支持民主派遊行的媒介其實只屬少數,除了個別從業員之外,大部分媒體對大遊行都沒有明確取態,普遍都是抱著冷眼旁觀的心態,甚至有不少報道都以嘲弄語氣,諷刺泛民主派如何在七一之前,不遺餘力「催谷」市民遊行。

 

  事實上,與中方親善的媒體,都盡量避免觸及令到中央政府尷尬的內容,例如將重點放在遊行人士如何和平理性、如何減少與中央對抗、又或者特區政府如何公開承認所做不足、承諾會改善施政等,都刻意調節事件的敏感度。像對六四事件的處理般,盡量將事件客觀化,淡化參加者的情緒,以減低事件對社會分化的影響,如大遊行中一些較挑釁性或針對性的口號,便只有極少本地報章提到;而對比遊行人數較參加升旗儀式出席者更多、民意調查對中央政府的信任下降、香港低調慶祝回歸七周年,中國高層領導人罕有地沒有出席等,亦只有外國傳媒才會如此毫不留情觸動中央政府神經。

 

  在回歸後一段時間,由於缺乏明確的政治議題,外國傳媒本來已陸續離去,或將採訪基地遷移至北京、上海等地。美國發生九一一恐怖襲擊之後,駐港海外傳媒數目跌至新低,但去年的沙士抗疫及七一遊行,導致國安條例草案擱置及一些主要官員下台,及後期人大再度釋法及否決○七/○八年雙普選等連串事件,令香港的政治風波重新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,遂吸引不少外國傳媒回流,畢竟全世界的投資者都關心這個經濟最高增長地區的政局變化,而香港是中國境內擁有最多自由言論及政治空間的地區,外國媒體都高度關注香港的民主運動對中國帶來的影響,對今年的遊行亦不例外,不少駐港的海外傳媒都特別加派人手,採訪七一大遊行並以特寫形式處理。

 

 

左報以社評討論遊行  

 

  外國媒體湧現的另一副作用,是令本地媒體不能只顧本地市場反應,亦要考慮國際及專業形象,因此對七一即使抱有不同政治取態,仍不能抹煞它的新聞價值。例如三份親中報章,雖未在遊行翌日以頭版報道遊行詳情,皆分別在它的社論正面討論遊行人士的訴求;而亞視新聞部處理七一遊行引起的內部爭議,也許亦在此大圍氣氛下,令新聞部的編輯自主權得以維持。

 

  據報道,在七一當日,有來自國內的顧問建議仿效內地媒體的政治正確做法:將慶祝回歸新聞列作詳細新聞的頭條,然後才報道遊行的消息,此建議令部分編採人員感到不滿。雖然編採部門最後沒有採納此建議,但已經反映亞視因為要在廣東省「落地」,新聞部的編採過程不能不面對類似的審查壓力;雖然在議題設定上該台新聞部最終能維持獨立決定,但亦難以解釋如此重要遊行活動,亞視竟沒有安排記者作現場報道;而無獨有偶,原本可翻看以往兩星期新聞重點的亞視網頁,七一當天的新聞報道竟離奇「失蹤」,亦引起網民的討論。可見本地媒體在國內市場的參與愈深,自我審查問題只會愈來愈明顯。